
- 松本城天守閣內部完全指南:日本最古國寶的全方位探索
- 深入探索日本最古國寶松本城天守閣內部。體驗陡峭的木製階梯、隱藏在黑暗中的樓層、武士武器展示,以及眺望北阿爾卑斯山的絕美景色。
最後更新:
松本城以其美麗的外觀和壓倒性的存在感,作為日本代表性名城之一,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然而不僅是外觀,當您踏入天守閣內部,戰國時代的防禦巧思、著名的階梯,以及從最高層展開的絕景等看點將接連呈現在您面前。
本文將松本城天守閣「絕不能錯過!」的要點分為10個主題進行介紹。讓我們一起領略松本城獨有的魅力吧。
如果您想了解天守閣所有樓層的詳細氛圍,可以查看以下介紹。
閱讀更多關於松本城天守閣 全樓層的氛圍的信息
松本城位於長野縣松本市,擁有日本最古老級別的現存天守閣,被指定為國寶。其黑白相間的美麗外觀,以及戰國時代的防禦結構與江戶時代優雅風格並存的特點,使其作為日本代表性名城而廣為人知。
項目 | 內容 |
---|---|
地址 | 長野縣松本市丸之內4 - 1 |
營業時間 | [平時] 上午 8:30 - 下午 5:00 [黃金週] 4月26日 - 5月6日 上午 8:00 - 下午 6:00 [夏季] 8月9日 - 8月17日 上午 8:00 - 下午 6:00 [新年] 1月1日 - 1月3日 上午 10:00 - 下午 3:30(最後入場下午 3:00) |
休館日 | 12月29日 - 12月31日 |
觀覽費 | ¥1,200 - ¥1,300 |
交通 | JR松本站步行約15分鐘 |
官方網站 | https://www.matsumoto-castle.jp/ |
松本城天守閣是從安土桃山時代末期到江戶時代初期建造的日本最古老級別的現存天守閣之一。它是全國僅存12座的「現存十二天守」之一,其中完整保留五重六層結構的珍貴存在而聞名。
1936年(昭和11年)被指定為國寶,城址整體也被指定為國家史蹟。還被選為「日本100名城」,名副其實地成為日本代表性城郭之一。
此外,松本城是建在平地上的「平城」,與二條城、廣島城並稱為「日本三大平城」。與山城的堅固不同,它與城鎮密切結合發展的歷史也是其特色。
從戰國到江戶,再到現代,歷經諸多時代而生存至今的松本城,連同其文化財產價值,向今人傳遞著日本城郭建築發展的足跡。
談到松本城天守閣的魅力,不可缺少的就是其外觀的美麗。各層下部採用塗黑漆的下見板張,上部用白灰泥裝飾,這種黑白組合在每層反覆出現。
漆黑的木壁給人緊緻有力的感覺,而白灰泥則突顯出輕盈和清雅,整體形成獨特的美感。這種姿態正是吸引眾多遊客不已的原因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存天守閣中五重六層的宏偉結構,配合彷彿直衝雲霄的姿態,堪稱壯觀。為了充分欣賞外觀之美,建議您在城堡外圍邊走邊觀賞。
仰望松本城天守閣,外觀怎麼看都只像是五層建築。然而實際上卻有六層。這種「五重六層」的結構正是松本城的一大特色。外觀與實際層數不同的構造是讓參觀者驚訝的要點之一。
而且松本城是由大天守閣和小天守閣,以及連接它們的渡櫓和後來增建的櫓群組成的「連結複合式天守閣」。與單獨屹立的天守閣不同,透過巧妙組合多個建築提高了防禦性和便利性。
從外面看只像五層建築,內部卻設有六層的驚人結構。以及組合多個櫓的複合天守閣這一巧妙設計,是松本城獨有的重要看點之一。
松本城天守閣存在著從外觀看不到的特殊樓層。那就是設在三層的「暗闇重」。從外面仰望看起來只有五層建築,內部卻有六層的原因,就在於這個隱藏的樓層。
暗闇重幾乎沒有窗戶,即使在白天也是昏暗的空間。因此在戰爭時被認為擔負著隱藏士兵或儲存武器、軍糧等實用性作用。觀光時實際踏入其中,光線不足的獨特氛圍向今人傳達著戰國時代的緊張感。
從外面看的樣子,類似於越往上層越小巧的層塔型(外觀整齊重疊,具有均衡形態的天守閣)。但實際結構被分類為在上層載有小型望樓的望樓型(上部具有突出望樓的古老形式天守閣)。這種望樓型特徵的從外面看不到的樓層正是暗闇重,是象徵松本城建築特異性的要點之一。
說到松本城不可缺少的就是天守閣內部設置的急陡階梯。從一層到六層共有7處階梯,都是坡度55~61度的極其陡峭的構造。
特別是從四層到五層的階梯,踏步高約40cm,是松本城中最險峻的難關。大多數參觀者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攀登的身影,可以說是這座城堡獨有的景象。
急陡階梯也是防止敵人輕易攻上來的戰國時代防禦巧思,同時也讓現代的參觀體驗變得特別。遊覽天守閣時,攀登這些階梯的成就感也是一大魅力。
松本城天守閣保留著戰國時代建造的城堡特有的眾多防禦巧思。在牆壁和窗戶上設置了用於迎擊敵人的「箭狹間」和「鐵砲狹間」多達110處,可以向從外面攻來的士兵射箭或開火。
此外,天守閣上層部還有被稱為「石落」的結構,設有向接近正下方的敵人投擲石塊或熱水的機關。與外觀的美麗相反,內部隨處可見考慮戰場的機制。
更有將通道寬度極端縮窄的「武者走」等限制入侵者行動的結構。這些都是從建城當時就考慮實戰而設計的真正防禦設施。是傳達松本城曾是「戰國要塞」的珍貴痕跡。
松本城天守閣的二層有被稱為「鐵砲藏」的展示區域,陳列著眾多火繩槍和武具。在這裡可以看到口徑和長度不同的火繩槍,以及重達16kg的大筒和護身用的脇差鐵砲等,能夠透過實物了解用途和結構的差異。
還有火繩槍使用方法和機制的展示、長筱之戰的大型畫圖展示等,透過豐富的展示可以體感松本城的歷史。
能夠近距離觀看被認為是實際使用過的火繩槍和武具的機會,成為參觀松本城的一大魅力。
從松本城天守閣最高層的六層,可以透過四面開放的窗戶俯瞰松本的城下町和遠山。晴天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北阿爾卑斯山的雄偉身姿,城與自然交織的壯觀景象令人心醉。
其他城堡天守閣常見的向外突出的迴廊,松本城並沒有,只是從窗戶眺望的構造也是其特色之一。重視實用性的這種設計,向今人傳達著現存天守閣特有的樸素堅實的姿態。
從最高層眺望的景觀,是參觀松本城時必須體驗的重要看點。
松本城的天守閣是由大天守閣和小天守閣,以及渡櫓連接的櫓群組成的「複合連結式天守閣」。與單獨屹立的天守閣不同,透過巧妙連結多個建築提高了防禦性和便利性,這是其一大特色。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江戶時代增建的「月見櫓」和「辰巳附櫓」。與戰國時期建造的實戰性天守閣相比,這些櫓沒有設置石落等防禦功能。顯示了迎來太平盛世的江戶時代建築特色,不是為了戰鬥,而是重視格調和文化用途的構造。
月見櫓如其名,設有賞月宴會的空間,朱紅色的迴廊和船底型天花板等優雅的裝飾引人注目。
另一方面,辰巳附櫓採用了寺院建築常見的花頭窗,可以感受到江戶時代重視美觀的構造。
戰國時代建造的堅固天守閣與太平盛世增建的優雅櫓樓。這種對比正是講述松本城走過的時代變化的重要看點。
松本城的起源據說是戰國時代(1504年)建造的「深志城」。在武田氏和小笠原氏爭奪這片土地的時代,需要在平地而非山城設置據點而誕生。後來豐臣秀吉的家臣石川數正治理這片土地時,進行了大規模的城郭整備,天守閣的建造也得以推進。現在殘留的天守閣就是這時建造的。
江戶時代,為了迎接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增建了月見櫓和辰巳附櫓。雖然家光的來訪最終沒有實現,但當時建造的優美櫓樓至今仍存,作為象徵太平盛世的建築魅惑著參觀者。
明治維新時,由於廢藩置縣松本藩被廢除,城堡面臨荒廢的危機。一度考慮拆除和出售,但地方有志之士為了保存而奮起,募集資金守護了下來。正因為有這樣的熱情,天守閣才能保存至今。
作為戰國要塞誕生,成為映照江戶和平的舞台,並由市民之手守護的松本城。經歷激盪歷史而保存至現代的姿態,正是這座城堡作為「國寶」成為特殊存在的原因。
傳說島立右近貞永建造深志城 | |
武田晴信佔領深志城 | |
織田入侵武田氏撤退・小笠原貞慶入城,改城名為松本城 | |
石川數正入封開始城郭整備 | |
石川康長著手天守閣建造 | |
松平直政就任城主,增建月見櫓・辰巳附櫓等 | |
因廢藩置縣松本藩解體,城郭設施部分被拆除 | |
以天守閣保存為目的的「天守閣保存會」成立,修繕運動開始 | |
天守閣等四棟建築被指定為國寶 | |
大規模解體修繕完成並舉行落成典禮 | |
太鼓門枡形復原等史蹟整備事業完成 |
進入包含松本城天守閣的收費區域需要支付觀覽費。門票分為電子票和紙質票。
票種 | 一般 | 小・中學生 | 學齡前兒童 |
---|---|---|---|
電子票 | ¥1,200 | ¥400 | 免費 |
紙質票 | ¥1,300 | ¥400 | 免費 |
電子票是指網上預約。指定入場日期和時間,提前完成支付,當日接待會很順利。
紙質票是指當日券,在收費區域入口窗口購買。
松本城天守閣是國內外眾多觀光客造訪的人氣景點。因此在休息日和觀光旺季,等待入場1小時以上並不罕見。為了順利參觀,建議提前在網上購買電子票。
松本城在日本的城堡中,在各種媒體的人氣排名中總是名列前茅。除了外觀的美麗,踏入內部後陡峭的階梯、黑暗的樓層、眾多火繩槍的展示、最高層的眺望等看點接連不斷。
而且在月見櫓和辰巳附櫓等江戶時代的增建部分,可以體感象徵太平盛世的優雅構造,實際感受松本城走過的時代變遷。
跨越500年時光至今仍存的松本城天守閣。實際在內部行走,可以接觸到從戰國時代留存的防禦機制和江戶時代的文化情趣,這是松本城獨有的體驗。
如果您造訪長野・松本,請一定要親身感受其壓倒性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