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知城天守閣內部探訪攻略:參觀路線、看點及所需時間詳解
- 探訪日本唯一保存完整的江戶時代天守閣與本丸御殿。本攻略詳細介紹高知城天守閣內部的參觀路線、建築結構、主要看點及參觀技巧。
最後更新:
高知城作為現存十二天守之一聞名於世,江戶時代的天守閣、本丸御殿、追手門至今仍保持著當時的原貌。
這些建築全部完整保存的城堡在全國也只有高知城一座,其歷史價值極其珍貴。
本文將為您整理介紹高知城的代表性建築、季節限定活動、夜間燈光秀等旅遊參觀時值得關注的精彩看點。
高知城始建於江戶時代初期的1601年,由土佐藩初代藩主山內一豐開始築城,於1611年竣工。
1727年遭遇大火燒毀大部分建築,後於18世紀中葉重建,形成了現在的樣貌。
最大的特色是天守閣、本丸御殿、追手門等主要建築全部保存至今。
這些建築全部保留的城堡在全國也只有高知城一座,在建築史和歷史上都極其珍貴。
1959年城址被指定為國家史蹟,天守閣、御殿、城門等15棟建築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高知城的天守閣是全國僅存12座的「現存十二天守」之一。
作為江戶後期建造的天守閣,相比戰爭防禦功能,更注重展現藩主威嚴的美觀和格調。
白色灰泥牆與黑色瓦片形成的對比、雄偉身姿與石垣的和諧,正是高知的象徵。
無論遠觀還是近距離仰望都如畫般美麗,吸引著每一位到訪的遊客。
內部對外開放,從最高層可以俯瞰高知市街的絕美景色。
閱讀更多關於高知城天守閣的信息
高知城的本丸御殿「懷德館」是傳承書院造樣式至今的珍貴建築。
全國現存的本丸御殿僅有高知城和川越城2例,其稀有性格外突出。
內部由書院、玄關、茶室、別館等構成,障子門、拉門、檐廊等細節設計都體現著當時的格調。
可以在保持當時氛圍的空間中參觀藩主處理政務、舉行儀式、接待賓客的場所。
閱讀更多關於本丸御殿(懷德館)的信息
追手門是高知城的正門,建於1650年代的櫓門,現已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其堅固的結構和沉穩的風貌,具有作為從城下通往本丸的城堡正面玄關應有的威嚴。
特別是透過追手門眺望天守閣的構圖作為高知城的代表性觀景點深受歡迎。
周圍與市街地相鄰,歷史建築融入日常風景的景象也是這座門獨有的魅力。
圍繞高知城天守閣設置的「忍返」是安裝在外牆下部的突起結構,是用於防止攀爬牆壁的入侵者的防禦裝置。
江戶時代的城堡建築中雖然確認過幾例這樣的裝備,但現存的只有高知城,是極其珍貴的存在。
其結構看似低調,但實際近距離觀察時會被其嚴密的構造所震撼。
正是防止忍者和間諜入侵的智慧與巧思的集中體現,能夠感受到築城當時真實的防禦意識。
對於忍者愛好者和城堡迷來說是不容錯過的看點之一,是能夠體驗天守閣防禦線的重要遺構。
通往高知城天守閣的道路上,有詰門和黑鐵門等歷史建築,以及石垣的壯觀景色連綿不斷。
巧妙配置的緩坡、石階、曲折通道,既體現了防禦的巧思,又讓人在行走中欣賞到不斷變化的風景。
越往上登視野越開闊,天守閣逐漸接近的結構是高知城獨有的看點之一。
閱讀更多關於通往天守閣的道路和看點的信息
高知城與大阪城、高田城並稱「日本三大夜城」。日落後天守閣和追手門等建築亮起燈光,展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風貌。
其中透過追手門浮現的天守閣是夜晚高知城的象徵性拍攝景點。溫柔燈光照亮的石垣和樹木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堡增添了寧靜的美感。
「高知城花迴廊」是每年春季舉辦的期間限定燈光活動。天守閣和追手門周圍被櫻花、和傘、燈籠等美麗裝飾,夜晚的城內被夢幻般的氛圍包圍。
有時還會舉行舞蹈和雅樂表演,在歷史悠久的空間中加入華麗的演出,這個時期是享受特別的高知城的絕佳機會。
緊鄰高知城東側的「高知城歷史博物館」是可以系統學習土佐藩歷史和高知文化的博物館。
館內展示著藩主的書信、古地圖、武器、器具等珍貴史料,除常設展覽外還定期舉辦企劃展。
3樓設有玻璃帷幕的展望大廳,可以在眺望高知城天守閣的開放空間中稍作休息。
館內咖啡廳提供使用當地食材製作的輕食,不僅可以學習歷史,還可作為旅遊途中的休息場所。
閱讀更多關於高知城歷史博物館的信息
高知城作為現存天守閣、本丸御殿、追手門齊全保存的全國唯一城堡,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整個城堡各處都可以看到江戶時代的築城技術和防禦巧思,在建築和結構方面都保留著眾多值得觀賞的要素。
此外,作為燈光秀和賞櫻名所也很有名,可以根據四季和時間段欣賞到不同的景觀,這也是其特色之一。
請一定要到看點眾多的高知城來走走看看。